一位搞怪的父女让我和孩子笑的前仰后翻,主要记录这对父女搞笑的日常生活,很受欢迎的。
其中有女儿写作文时把“袜子”写成“妹子”的,写他父亲是卖“妹子的”。下雨天没有伞,写成了没有“命”。这些因为孩子写的错别字,另外还有些成语用词不当引起的搞笑日常,看上去挺有意思的。
还有孩子劳动作业时的“摆拍”,拍照时装模作样,拍完后立马转场,看上去也挺搞笑,不过这种现象是不是很常见呢?
很多孩子的劳动课作业都是“摆拍”的成果,从小就喜欢上了这种操作,怪不得成人的生活中也满眼的“摆拍”痕迹。
深入思考一下,孩子“劳动课”的意义何在?觉得在家里洗个澡、扫个地、洗下衣服只能提高些生活技能,并不能达到劳动自我教育的目的。
个人觉得劳动自我教育是通过动手提升孩子的克服困难的兴趣,从而养成迎难而上、勤于思考学习的品质。
《给教师的建议》里给出了很好的解释,提到“这些任务要能激发他的兴趣,使他充满崇高的精神,让他产生上进心。例如,某个学生对土壤学实验十分感兴趣,当你讲解土壤中发生的复杂生物化学反应时,你就能看到他的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小火苗。”
所以洗碗、扫地和洗衣服显然不能完成“自我劳动教育”的目的。
而“做饭”这种充满创造力的劳动也许能达到这种目的,看到一位十来岁的孩子帮着父母在饭馆后厨做饭,颠勺甚至用勺子扣着炒菜锅旋转,动作流畅自如,可以看出孩子已经习惯上了做饭,则乐于学习做饭的各种知识和技巧,已经发到了“自我劳动教育”的目的了!